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新消息:互聯網是否正在使我們的個性變得更糟?
責任心和外向性下降,神經質上升,年輕人引領潮流。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這裡有很多事情發生,所以讓我們深入探討一下 🧵

首先,個性分析可能會感覺模糊,你可能會問這有什麼重要性?
在這方面,發現明顯的個性特徵是可靠的。這個研究領域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並且在不同文化中也表現得相當穩定。
第二,研究一致發現個性會影響生活結果。
事實上,個性特徵——尤其是責任感和神經質——對職業成功、離婚和死亡率的預測能力,強於一個人的社會經濟背景或認知能力。
高度負責任的人(可靠、有紀律、堅定)表現最佳。他們活得最久,工作上成功,關係持久。
這是有道理的。生活不僅僅是知道該做什麼或擁有資源去做,而是要堅持到底。
在現代世界中,盡責性尤其重要。當今的生活充滿了誘惑。從高度吸引人的數位媒體到線上賭博,忽視這一切並將長期福祉置於短期快感之上,變成了一種超能力。
生成式人工智慧可能會為這種動態注入強大動力。
一位高C學生可能會使用大型語言模型作為個人導師,以加強他們對某個概念的理解;而他們的低C同學則可能會要求同樣的LLM來撰寫他們的論文,完全放棄知識的獲取。
所以,這就是盡責性。
在光譜的另一端,高神經質的人(焦慮,經常緊張,情感非常強烈)往往在生活中面臨更多挑戰。
人際關係崩潰,工作生活困難,壓力可能帶來健康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這張圖表如此重要。
人們正在以數十年的研究所建議的方式改變,這將導致更糟的生活結果,這在當今的青少年、二十多歲和三十多歲的人身上尤其明顯。

如果標題中的術語仍然感到模糊,我們可以深入探討它們所包含的更詳細特徵。
以下是責任心中的一些子特徵:
年輕人表示他們越來越難以制定計劃並付諸實行。他們感到分心和粗心。

他們也表示自己感到不太外向和健談(這對每個人都是如此,但尤其是年輕人)。年輕人還報告感到不太樂於助人和不太信任他人,以及更具爭論性。
再說一次:這些是人們自己的自我評估,而不是他人對他們的描述。

這些詳細的特徵使我將矛頭指向數位世界。
無處不在且高度吸引人的數位媒體導致了分心的爆炸,同時也使得不制定計劃或在最後一刻放棄計劃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容易。
換句話說:干擾會破壞我們的意圖。而我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分心。
分心對於認真負責是有害的。
並注意到年輕成年人外向性急劇下降的時機:
在疫情期間,年輕人承受了社交限制的重擔,以保護他人免受傷害。
長期以來,年輕成年人是社會中最外向的群體,但現在卻成為了最內向的群體。

但我想以更具啟發性的語氣結束:
與父母的背景和基因組成不同,有大量證據表明,個性是可塑的——曾經被侵蝕的可以重建。
1.69M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