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20M,距離發出來也是4倍了
盤面有點洗,籌碼被洗掉了不少...
@himgajria 一直在奶,這敘事還是很有傳播性的,畢竟很多人都對廣告推放的精準度還有數位所有權這件事感到恐懼。
YT 只花了3天觀看也快要2M了,或許這敘事還在慢慢擴張吧!


8月9日 17:00
相信有掃鏈或是今天有在關注一級的都知道這個Clippy PFP cult,我原本以為就是懷舊以前的微軟小助手,但我發現我的linkedin上有些人也都換了Clippy 頭貼,研究了一下發現這次好像不太一樣,這是一場關於「數位所有權」的聲音。
來由是Louis Rossmann這個270萬訂閱的人所發布的一支影片, 影片在 YouTube 上一天就突破了 100 萬觀看,這個議題目前正在快速引發共鳴。
很多人以為這只是懷舊,但其實這背後有更深的原因。
Clippy 在 90 年代末到 2000 年代初的任務很單純—幫助使用者完成工作。
90 年代的 Clippy 雖然有點煩,但唯一目的是「幫助使用者」,但它不會偷你的數據、不會限制你能不能用某個功能,更不會因為你沒付月費就拒絕出現。
它的存在,代表著一種「產品屬於使用者」的時代。
影片主要是從 Facebook 醜聞談到數位所有權問題
1. Facebook 追蹤刪除自拍的少女,推測她情緒低落,藉此推銷化妝品廣告。
2. 對比 90 年代微軟因 IE 綁定 OS 被罰,如今企業做出更惡劣的事卻安然無恙。
軟體變成訂閱制,你只是租用者
1. 企業可以遠端移除功能、降低效能,甚至讓裝置直接報廢
2. 法律(例如 DMCA 1201)禁止你自行解鎖、修復,甚至教別人怎麼做,意思是如果公司刻意鎖功能、下架軟體,使用者即使能修也可能觸法。
3. 你的數據和內容被鎖在雲端,所有控制權握在公司手裡4. 數據和內容都被鎖在雲端,最終的控制權永遠不在你手上
不只是搞笑或致敬,而是一種象徵—提醒大家,科技應該服務使用者,而不是控制使用者。這是一場要求「真正擁有權」的集體行動,也是一次對現狀的溫和抗議。
Until consumers have rights again.
Until ownership is taken seriously.

26.83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