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餅已經走到了108支撐位,技術面上階段性調整已經基本到位。接下來市場是選擇反彈還是繼續下跌,很可能取決於消息面的催化。本週兩個值得重點關注的事件,一是週三盤後英偉達財報,二是週五的PCE數據。與此同時,大A的寒武紀大爆發,以及中美由來已久的芯片大戰,使得更多資金和目光聚焦到半導體板塊,尤其是英特爾。 川普政府對英特爾的操作,讓市場一度驚掉下巴。原本《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下的補貼,竟然被轉換成了政府直接入股。有人戲稱這像是“錯拿了東大的劇本”,彷彿美國也開始走關鍵行業的“國有化改造”之路。 投資金額:政府對英特爾股權投資 89億美元; 出資來源:其中 57億美元 來自《芯片法案》撥款; 股份規模:按 20.47美元/股 認購 4.333億股; 總支持額:加上此前撥款,累計已達 111億美元(約合795億元人民幣); 股東地位:交易完成後,美國政府將超越貝萊德,成為 英特爾最大股東。 更重要的是,川普並不滿足於英特爾一家,他甚至公開表示,希望未來能成為 美光、三星、乃至台積電 的股東。 川普此舉並非孤立事件,而是深深嵌入到中美芯片大戰的宏觀大背景中。 軟銀孫正義:此前對英特爾投資20億美元,並多次會見新任CEO陳立武,試圖推動資本與製造的結合。 台積電風波:日本媒體曝出芯片機密被盜事件,引發全球對技術外洩的警惕。 中國封控:對黃皮衣H20等高性能AI芯片的軟禁售,凸顯“去美化”與自主可控的戰略意圖。 換句話說,中美兩國在半導體領域注定是要分道揚鑣,各自打造獨立產業鏈。在這種你死我活的競爭中,美國政府趁英特爾業績低迷時入股,也就成為了一個“順勢而為”的戰略動作: 既能扶持本國最關鍵的殺手鐧行業,又能通過分紅反哺財政,宛若中國央企向財政上繳利潤。 上週五,在入股消息還只是傳聞時,英特爾股價上漲約 5.5%;然而在週一公司正式披露與特朗普政府的持股協議細節後,股價反而下跌超1%。市場的分歧已經顯現: 樂觀派:認為這是國家隊出手,英特爾背靠美國財政和政策支持,長期利好。 謹慎派:擔心政治化風險加大,未來公司戰略自主性受限,反而拖累業績與估值。 因此,週三財報成為決定短期走勢的關鍵。如果英偉達財報超預期,股價繼續領漲美股,那麼風險偏好可能回暖,比特幣也極有可能跟隨反彈;但若財報表現不佳,疊加市場擔憂政治干預,英偉達股價下跌則可能拖累整體市場情緒,大餅的108支撐位能否守住就變得更為關鍵。 大餅的108支撐位,不僅是技術上的關口,更是消息與宏觀博弈的臨界點。希望本週的兩次窗口可以助力反彈,不過從結構上來說,短線反彈即走,大餅經過四個月上漲確實有回調需求。 英偉達財報 → 決定美股情緒能否延續; 美國PCE數據 → 決定貨幣政策預期走向; 中美芯片大戰 → 決定產業與資本的長期格局。 在這種三重力量交織下,市場已經不是單純由K線決定,而是由 產業政策+地緣博弈+資金面 共同塑造。 ------------------------------分割線----------------------- 想更方便投資英偉達及其相關AI生態的話可以上Mystonks看看,他們這塊資產補的還是挺齊的
MyStonks華語
MyStonks華語7 小時前
🎯 美股小貼士|英偉達上市公司戰略持倉全景解析 英偉達布局 AI 生態,多家上市公司戰略持倉: ✅ CoreWeave ( $CRWV.M )|市值 ~ $39.6 億,持股 91.36%,AI 雲算力“超級客戶”。 ✅ Arm ( $ARM.M )|市值 ~ $1.78 億,持股 4.11%,全球晶片架構龍頭。 ✅ Applied Digital ( $APLD.M )|市值 ~ $7770 萬,持股 1.79%,高性能數據中心合作方。 ✅ Nebius ( $NBIS.M )|市值 ~ $6587 萬,持股 1.52%,AI 雲與算力基礎設施。 ✅ Recursion ( $RXRX.M )|市值 ~ $3899 萬,持股 0.90%,AI + 生物製藥。 ✅ WeRide ( $WRD.M )|市值 ~ $1369 萬,持股 0.32%,中國自動駕駛頭部企業。 👉 #麥通 #MyStonks #英偉達 #AI生態 #核心持倉 #CRVW #ARM #APLD #NBIS #RXRX #WRD
5.3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