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早安,
$ETH 已經達到 $4,300,我幾個月前提到的博弈論仍然如預期般展開。
當像 SharpLink Gaming、Bitmine Immersion Tech、Coinbase,甚至 ETF 開始建立 ETH 儲備時,這不僅僅是「看漲的累積」。
這是戰略性信號。
ETF 持續增加,減少流動供應。而價格越高,機構的 FOMO 就越強烈。
這正是比特幣在其拋物線上漲之前的運動方式。
在我看來,ETH 的下一階段將比大多數人預期的更快。
祝你週末愉快。

2025年7月23日
早安,牛市,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博弈論,不是抽象的,而是它如何在@ethereum生態系統中悄然展開。
我看到的並不僅僅是「看漲的累積」。
這是戰略信號。
而協調效應已經開始展現。
讓我們來看看數據:
▸ SharpLink Gaming 現在持有 360.8K ETH
▸ Bitmine Immersion Tech 緊隨其後,持有 300.7K ETH
▸ Ethereum Foundation 擁有 238.5K ETH
▸ Coinbase、Bit Digital、Golem Foundation 都持有 100K+ ETH
▸ 現貨 ETF 現在總共擁有 4.8M ETH(仍未質押)
這不是零售噪音。這是資產負債表的信念。
當一家上市公司將 ETH 作為財庫資產時,這是一個計算過的舉動。
但當多家公司這樣做時,會發生更大的事情:
它們觸發了一個反射循環,每一位新買家都迫使其他人行動。
▸ 沒有 CFO 想成為那個在資產負債表上「錯過 ETH」的人。
▸ 沒有資產管理者想成為最後一個轉向 AI、DeFi 和代幣化資產的結算層的人。
這是經典的博弈論:
→ 先行者受益於較低的價格和長期的敘事一致性
→ 後來者面臨相對表現不佳的風險,不僅在回報上,還在戰略定位上
而這種動態自我滋養:
更多的企業需求 → 更少的流動性 → 價格上漲 → 更多的頭條新聞 → 更多的機構進入
所以當人們問「ETH 能否再次突破其 ATH?」時,我認為這不是一個關於炒作或投機的問題。
我認為這是一個關於協調閾值的問題,多少參與者需要行動才能使價格反射垂直上升。
我們比看起來更接近。

5.87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