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川普2.0政府加密监管清晰化进程中,政策套利者的思维是
利用监管松绑期与监管框架建立期之间的时间窗口搞一个财库型币股倾销给美股嫩韭菜赚波快钱,而Builder的思维则是在监管框架下建立一套新的适应性系统,这个系统包含标准化的资产代币化-流动性创建-DeFi应用场景等套件。
简而言之,前者金融思维,后者是产品思维。二级市场表现上,前者立竿见影,后者则厚积薄发。
从我个人投资组合审美上,在仓位里有正币的情况下,不太会配置财库型币股,因为这会导致风险^2指数性放大而潜在收益只是线形放大,配置它们并不明智。
相反,像Plume这种秉持产品思维的RWA项目,更适合放入篮子里长期持有,它在增加潜在收益的同时会因为丰富篮子资产的多元化程度降低风险。
剥开Plume的RWAfi叙事的现实结构,我们会发现:
-资产端主要由SuperState的RWA产品、稳定币USDC及其包装版pUSD组成构架
-中间层由基于Cosmos SDK二次开发的Plume AppChain+内置资产代币化平台+内置RWA资产预言机+跨链互操作协议组成
-应用端主要由Morpho和一系列生态内DeFi协议组成
与Robinhood激进的、以向真实世界出售波动率为核心商业模式的RWA路线相比,Plume是保守的、以向Crypto市场出售真实世界收益率为核心商业模式。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Plume与Huma的开发哲学非常接近,这也导致投资它们代币的策略也很接近:即YieldFarming+套保本币。由于它们的收益来源来自真实收益,而非DeFi蛮荒时代左脚踩右脚产生的Yield,这个策略的稳健性很高。例如我就在执行Morpho Lite金库+套保 Plume的策略。
25年RWA已经在从叙事向产品化阶段过渡,而产品落地进程往往同时是叙事去魅化进程。现在复盘的话,会发现顶级机构预测什么15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简直是在鬼扯和画饼。像Plume这种能有3.92亿美元TVL、20万个用户的RWA项目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但没必要对这个阶段RWA行业状态的感到迷茫和悲观,我们正处在一个金融市场完全Crypto化的大历史进程中,尽管Tradfi里的保守既得利益集团想要限制、约束RWA,但终究无法阻止“破坏式创新”的涌现、采用和主流化。
以上 。

8月23日 23:00
Plume 不仅仅是加入了 RWA 市场。
我们使其增长了三倍。
在不到 3 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将全球 RWA 持有者从 104K 增长到 367K+。
以下是 Plume 如何重写 RWA 采用故事的方式 👇

4.8K
热门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