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投資領域的“急功近利壓力”是由 制度激勵 + 人性偏差 + 資金環境 共同決定的,無法消失,只能被暫時抑制。
於是市場不斷重複“貪婪—冒險—獲利—爆炸—重建”的循環。
理解 “投資怪圈”不是為了避免它(你避免不了),而是為了在別人被卷進去的時候,你能 看見它、利用它、繞開它。
下課!

9月7日 12:14
多讀和經歷過各種案例後,就會意識到投資領域急功近利的壓力是結構性的存在,大部分時間非常強大,永遠不會消失,永遠會有很多機構重複著 “著急 - 冒更大風險 - 暫時獲得一些小利 - 風險太大而突然遭遇慘重損失 - 被迫從頭開始 "的怪圈。
比如加州某個縣的公務員的養老金,每年只有 5%的回報,而退休人員的福利成本越來越高。大家都是"既要, 又要",因此管理者有巨大壓力去把部分養老金放到很難評估風險的對沖基金裡謀取高回報。
管理者為了平息退休人員對於資金安全的焦慮,承諾會緊盯對沖基金的回報,每個月都去盯,如果表現不好就馬上準備撤資。
對沖基金為了拿到客戶的錢,當然開始都滿口答應,好話說盡。而因為客戶盯得太緊,對於基金經理而言,完全沒有“躺平幾個月甚至兩三年,慢悠悠等待,什麼都不做”的選擇,只能被迫每天盯著幾個大屏幕,殺紅了眼般的急功近利。
基金內部,如果某個短期策略賺了大錢,即使有巨大潛在風險,老闆也有巨大壓力立刻把更多資金投放到這些短期策略上,而把那些本來配置在長期穩健策略上的部分資金抽走。
最後的結局也很老套,短期策略突然失效,突然巨大虧損,根本沒有時間和客戶溝通基金就突然破產。養老金本來想獲得超值回報,卻發現自己虧損慘重,最終成為別人超值回報的源泉。退休老頭老太的福利被大幅減少,大家呼天喊地。
13.26K
熱門
排行
收藏